您正在访问工业互联网行业应用平台:88.118.91012 前往国家顶级节点服务平台查询
资讯

17600064724

首页 > 行业资讯 > 8家生活美容机构违规开展“打耳洞”,检察机关发出检察建议

8家生活美容机构违规开展“打耳洞”,检察机关发出检察建议

2025-03-22 00:00    来源:腾讯新闻  点击量:24  评论(0人参与)
 

医疗美容≠生活美容。发现8家美容机构违规开展“打耳洞”医美项目后,丰台区检察院随即展开行动,发出检察建议,相关机构被行政处罚。

“打耳洞”,学名穿耳孔术,是《医疗美容项目分级管理目录》中规定的美容外科一级项目,按照规定,应当在取得《医疗执业许可证》的医疗美容机构由专业的执业医师通过严格的消毒和规范操作完成。丰台区检察院在依法开展医疗美容行业违法问题线索摸排工作中,发现了8家生活美容机构违规开展“打耳洞”医疗美容项目。
“虽然穿耳孔术过程并不复杂,但是其对人体有创伤性和侵入性,操作不当极易引起感染、过敏,甚至形成局部瘢痕,上述8家生活美容机构在未取得执业许可证的情形下擅自开展穿耳孔的医疗美容服务,这无疑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还会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检察官表示。
办案组迅速展开行动,通过向行政主管部门调取具有《医疗执业许可证》的企业台账,在网络服务平台以“打耳洞”为关键词检索出正在提供服务的机构名单,调取“打耳洞”产品的核销记录以及线下调查核实,进一步明确了违法情形,固定了办案证据。随后,依法向行政主管部门发出检察建议,建议其对涉案机构擅自开展医疗美容服务的行为进行查处,尽快排除安全隐患。后行政主管部门针对涉案机构依法作出行政处罚,下架违法的医疗美容服务商品。
为进一步巩固办案成果,发挥数字检察职能优势,丰台区检察院总结本案经验,建用“无资质经营医疗美容项目公益诉讼法律监督模型”,并在最高检模型平台上架,得到全国多地检察机关广泛适用,推动医疗美容行业的规范运营与综合治理。
检察官提醒,日常常见的如打耳洞、抽脂、隆鼻、玻尿酸注射、植发等美容服务其实都属于医疗美容项目,具有医疗执业许可方可开展。消费者想要体验医美项目,一定要选择有资质的正规医疗美容机构。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猜你喜欢

相关评论

好评
0% 0
中评
0% 0
差评
0% 0
       匿名发表     (内容限5至200字)     当前已经输入 0
  • 暂无评论

资讯排行

热搜新闻词

产品快报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有网友自由发布,本站不承担由于内容的合法性及真实性所引起的一切争议和法律责任。

版权所有:吉林省兆宏商贸有限公司

备案号:吉ICP备2023006537号-7

备案号:吉ICP备2023006537号-8